杜甫的《立春》诗里说:「春日春盘细生菜,忽忆两京梅发时」,还有吃水红萝卜,说能去春困,整个尝新活动称为「咬春」,就是迎接春天的意思。
古代中国民间在立春有吃五辛盘的风俗,《荆楚岁时记》载:“元日进屠苏酒,下五辛盘。”五辛发五藏之气,除旧年陈气,即大蒜、小蒜、韭菜、云苔、胡荽,五辛盘又称春盘。
这个习俗是人们顺应自然规律、休养生息的行为,是在争取生存希望、吉利平安,兴旺发达。
俗话说:春捂秋冻。立春后,天气仍然乍暖还寒。
立春之后,阳气升发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人就要开始动起来了。不宜进行大消耗量的运动。
《皇帝内经》曰:“阴阳四时者,万物之始终也,生死之本也,逆之灾害生。”所以,身体的调养也和四季、五行有密切的关系,五行对应人体的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。根据五行与四季的属性特征,中医养生讲究“四季侧重”, 春主生,养肝;夏主长,养心、脾;秋主收,养肺;冬主藏,养肾。
春季是人体阴阳交替,阳气生发、生机蓬勃的季节,所以从立春进入春季开始,应以养肝为先。
常伸懒腰,可疏畅肝气,吐故纳新、行气活血、通畅经络关节、振奋精神,激发肝脏的升发之性。常散步,选择日出、日落之时和空气清新之所,微微出汗,促进肝的生长条达,让身体精力充沛。
可练习八段锦、太极拳,这些都是中国传统保健项目,最能拉扯筋节,适合春天养肝。
还可每天梳头百下,可舒展毛孔,宣行郁滞、疏利气血、通达阳气,还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,促进毛发生长。
早春时节也是呼吸道疾病的易发时期,需格外注意防病保健。
注意营养充足,偏食或经常在外吃饭容易造成营养失衡,对付感冒的抵抗力就会减弱。
保证充足睡眠;睡眠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;补充大剂量维生素C;坚持勤洗手,少去人多场所。